2016-11-02 【明報】兩成人願在家離世 84%盼自決安寧服務

【明報專訊】人到晚年或患末期病,最後時光都想活得有尊嚴,賽馬會與港大合作的調查發現,84%受訪者希望能自行決定晚期病患時的安寧照顧服務安排,而非由醫生或家人代勞;54.6%受訪者期望能在家寧養,更有23.8%受訪者會選擇在家離世。

 

六成人不忌諱鄰居在家離世

 

賽馬會信託基金今年1月撥款1.31億元,啟動為期3年的「賽馬會安寧頌」計劃,與港大、中大及5個社福機構合作,試行社區安寧照顧服務,包括居家照顧及心理支援等。計劃並透過3次調查追蹤社會對安寧照顧的認識及態度轉變。

 

首次調查在1至3月訪問1600名18歲以上港人,86.4%受訪者認為醫院是適合提供安寧照顧的地方,同時有73%及72%受訪者認為社福機構及安老院舍也是合適地方,認為應在家提供安寧照顧服務者則有54.6%。60%受訪者不反對鄰居在家中寧養直至離世。

 

賽馬會安寧頌計劃項目總監、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周燕雯稱,結果反映社會不忌諱談及死亡,早前另有其他組織的調查亦有類似結果,她認為有基礎推動預設醫療指示。現有安寧照顧服務主要由醫院提供並以醫療主導,「花很多時間治療疼痛,心理照顧卻真空」,她認為可將服務伸延至社區。她強調非鼓勵病人必定要在家中離世,而是希望病人有選擇。

 

她補充,若病人在醫院以外例如家中或安老院舍離世,有可能要解剖,病人及家屬未必喜歡;鄰居亦可能覺得不吉利,令推動社區寧養有困難。她期望透過教育改善觀念,並會向政府反映市民意願。

 

安寧服務擴至社區 末期翁更開朗

 

聖雅各福群會為其中一個合作機構,該機構義工探訪病人時因應其興趣準備不同娛樂,例如下棋,令病人不至苦悶。

 

黃小姐的父親89歲,患腦退化症及末期心臟衰竭,現留家並由她主力照顧。她說每天24小時均精神繃緊,半夜發現父親郁動,她便會醒來攙扶,「他步履不穩,怕他跌倒」,上月其父在她收衫時跌倒,大腿縫了11針,「送他去老人院好慘,辛苦也要撐」。現時每周兩天有義工上門陪伴其父,她感覺父親比以往開朗,她亦可趁義工在家時出門「唞氣」。

 

出處:http://news.mingpao.com/pns/dailynews/web_tc/article/20161102/s00002/14780232935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