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9-19 人老心不老 演話劇重拾少年夢
在正式表演之前,八十位五十至六十五歲的演員,齊齊現身禮頓山社區會堂綵排。退休兩年、今年六十四歲的甘秀雁(雁姐)與半退休的葉笑顏(顏姐),都是演員之一,而且各有不同戲份。
由接受訓練到做義工,事隔一年後再到話劇演出,自問毫無運動和演出底子的顏姐和雁姐都坦言,這次是她們幾十年來初踏台板,感覺新鮮又好玩。「三十年前上過配音班,老師讚我把聲好聽,當時有發過夢想演吓舞台劇或者配音,可惜無機會,直至去年老公同我講有呢個活動,我即時報名參加。」雁姐笑着憶述。
雖然初試啼聲,雁姐只得五句對白和一段獨唱,但已叫她興奮莫名,「我同老公都有參與演出,成日喺屋企練歌,跳吓舞,好開心。」不過,原來幾個月前,雁姐因要湊孫,分身不暇而一度想過退出,「無得玩即刻好唔開心,但班學員好關心我,老公同家人都好遷就,幫我輪流湊孫,最終我都安排到時間繼續參加。」說時,雁姐雙手合十,一臉感恩。
換言之,計劃讓參加者寓運動於娛樂之外,還讓他們結識到一班真心「老友記」,互相扶持。「有時去排練仲有羅漢果水同菊花茶飲,排練完仲會一齊去飲茶,令到你會上癮,唔返唔安樂。」雁姐打趣道。她指自己還因此變得外向好動,「以前好文靜,唔多出聲,以後如果再有機會,我想繼續玩吓舞台劇同配音,重拾吓我當年嘅演出夢。」即使她年過六十,但有目標也不算遲。
雁姐(左)和顏姐(右)參與這次話劇表演,除了過足戲癮,還可試學多種新興運動和做義工,一舉三得。
今個月初,數百位老友記齊集灣仔伊館演出,又演又舞又跳,全場氣氛熱烈。
話劇推健娛運動
這場名為「大SHOW動」的話劇,講述兩兄妹乘船來到香港,途中不幸失散,分別落戶「健康村」和「娛人村」。兩條村的村民皆愛好運動,為爭奪一年一度的大賽獎盃而鬥個你死我活,飾演健康村村民的雁姐說:「兩條村係世仇,我條村啲人主張創新,另一條村就堅持只做傳統嘅運動。」
三小時的話劇,終歸也有個好結局,主角兩兄妹重逢,兩條村的村民亦盡泯恩仇,合併成為「健娛村」,而所謂的「健娛」指的正正是主辦機構聖雅各福群會近年積極推廣的「健娛運動」概念,即寓運動於娛樂。正因如此,話劇中途加插了踢拳、柔力球、士的舞、打鼓、舞啦啦球等運動和舞蹈元素,並邀請全港二十八間長者中心,共四百七十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參加表演,娛樂性十足。
話劇是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「入伍登陸.大SHOW動」計劃的其中一個環節,計劃去年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行,集運動訓練、義工服務、娛樂及藝術表演等元素於一身,而雁姐跟顏姐自去年六月起,便已接受一系列的相關訓練。
「每項表演嘅運動都有專人教我哋,上完柔力球堂我覺得好好玩,於是專程出去外面學。」顏姐續指,計劃還會教參加者做一套八式的體適能「全能健體操」,「原本有坐骨神經痛,每次行完山就會發作,自從上完堂,我跟住做蹲腿動作,現在痛症已經消失,坐骨位仲瘦咗兩、三吋,證明好有用。」
計劃要求學員學習體適能八式,再將所學帶入老人院,教曉一班老人家。
義教長者做運動
經常行山的顏姐坦言,自己以往做運動都沒有做好熱身,才導致有坐骨神經痛,「計劃導師教曉我運動前要拉筋之外,事前仲要熱身,事後做番舒張運動。」計劃還要求參加者將所學的運動知識,到長者中心親自教老人家,「我去咗十二次做義工,事前我上網搵咗好多資料,諗點教班老人家。」顏姐說。
為了這次演出,雁姐(右)足足綵排了近半年,可謂落足心機。
做運動成功瘦三十磅
負責推行計劃的聖雅各福群會經理吳鎧潁表示,計劃在一六年三月已開展,念頭則源於想推廣長者守護健康的概念,「我哋做過問卷,發現若要長者持之以恆去做運動,有三個重要元素,一要有人陪,二要過程夠開心過癮,三係要幫到人。」吳鎧潁說。
她續指,計劃宗旨正正是想借話劇、跳舞等娛樂元素聚集一班五十至六十五歲的退休人士,一起做運動兼做義工,同時學習專業的運動知識,「一來令佢哋識得點做運動無咁易受傷,二來想佢哋健康啲,有個男學員仲成功瘦咗三十磅。當識到一班人,佢哋自然會養成運動習慣。
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陳淑慧表示:「運動不單能強身健體,更可藉此向社區宣揚正面價值,故支持今次這個結合運動訓練、娛樂、義務工作及藝術的計劃,充分表現創新思維,鼓勵大家將運動融入生活。」
吳姑娘指若老人家能互相作伴,就能推動彼此養成做運動的習慣。